為甚麼要告訴我,我的痛覺並非事實很可能是「心身症」?

為甚麼要對我說,握著精油擴香木入睡,很可能只是一種「安慰劑效應」?

所以,以醫生的視角,我需要心理諮商……

在Japoli義式餐酒館和好友芳療師姐姐小聚,開心分享近況。我說到三月公司健檢時,醫生建議我去做甲狀腺超音波檢查,還有我從沒做過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,即便家族中的女性長輩皆沒有相關病史,但到這年紀也需要了。所以趁這一、兩個月,利用空檔安排很完整的身體檢查。

「妳昨天超音波檢查還好嗎?」

「恩恩,甲狀腺有點腫大發炎,但沒什麼大礙,抽血的指數也是正常的,有些人會這樣我就是。不過醫生一直建議我去做心理諮商,我覺得滿沮喪的」

「發生甚麼事?」

「乳房超音波檢查的時候,我一直覺得痛,儀器在身上按壓的力道已經讓我感覺不舒服,身體有點發抖僵硬,開始縮起身子,醫生說他做過上千案例的檢查了,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子,這個力道不應該感覺疼痛,接著快速提及『心身症』。難道我的感覺是假的,它在欺騙我嗎?」

「我懂妳的感覺,我相信妳一定是忍耐一下子了,才反應不舒服的,卻聽到醫生那麼說,面對權威我們也不會反駁或質疑,所以覺得委屈難受,但是妳的感覺明明是真的。我也很敏感,我可以體會妳說的那種疼痛的感受。還有被拿來跟其他上千案例比較,會感覺自己被貼標籤了對嗎? 好像自己很怪異。」

「對~沒錯!妳真的好懂我。我當下有一股被貼標籤、被誤會、被否定的憋屈,但無從要一個清白。還有,有次看診談到睡眠狀況,我說我有時不好入睡,會握著精油擴香木舒緩緊繃的情緒,算是有找到一個適用的方法陪伴自己。我今年確實花費滿多心力照顧自己,奶奶喪禮後我還是時不時想到她,四月份那次地震以後,餘震不斷,我也滿不安的。但醫生說我需要抓著一個東西,像是在找一個依賴,接著,就說到安慰劑效應了。但不管怎麼說,精油對我有效呀!」

「對呀,別說妳今年的經歷了,我奶奶走那麼多年了,我想到她一樣不捨難過,而且妳怎麼睡著會是問題嗎?也許再過一陣子,妳可能也不會再需要擴香木了。」

姐姐總是這樣輕撫又接起我的情緒,那是一種很深度的同理。彷彿看見我的樂樂在罷工,而驚驚、厭厭、怒怒、憂憂、阿焦們輪番搶占主控台,於是她化身為軟綿綿的純白泰迪熊,走入我的腦中、貼近我的每一個情緒角色,拍拍他們並且溫柔地說「我懂你」,然後如小型犬般神經兮兮、狂跳不已的每個情緒就逐漸趨緩下來,隨後一個名為「靜靜」的新情緒悠悠走上主控台~

從我認識姐姐以來,她就持續調配精油照顧我,不僅擁有專業芳療師身分,還是這個產業的專家。而我總能在使用精油的過程中,精準讀出她想藉助精油帶給我的感受,我表達的感覺與她的心意總是高度契合,每次都令她驚艷不已。

一場美好的午餐約會,餐廳人好多但餐點頗具水準。久久不見,彼此都忙著認真生活、認真成為自己。相聚的感覺極度自在安心,談話的時間總是不夠用~我很常帶著直覺與稜角看世界,但身邊朋友不管是姊妹淘、直男還是gay密,總會讓我重拾同理與溫柔的能力。

說回到心理諮商,這確實也是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「需要」,身為一個高敏感人、INFJ,光是看這兩個關鍵字,也可以推測我勢必免不了原生家庭議題、情緒調節學習、感情撞壁問題…等。從青少女時期、大學時期、出社會以後,我都有過長時間諮商的經歷,對這件事情再熟悉不過了!

其實現在就是我覺得自己最好的時候,各方面算是健康平衡,還有餘裕顧及生活品質。我對心理諮商一直抱持相當正向的態度,也認同即便只是小小困擾,帶進去諮商室跟諮商師討論也是很有幫助的,與其被醫生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然後被推著去諮商,我更願意倚靠自我深度覺察的能力來評估自己當下需要諮商的程度,全然為自己做決定。

這兩個月就診經驗,我感謝醫生和護理師細心照顧每一個檢查環節、報告解說以及針對個人健康狀況建議真正符合自身需要的保健品。不得不說除了心理諮商這個小插曲,其他面向與細節,我都感到滿滿的專業、細膩真誠與暖心~

我的感受是真的,看診過程中正面與負面經驗並存也是真的,而正面經歷遠遠大於負面小插曲更是真的,不完美但好經驗絕對佔大宗,這才是整個看診歷程最真實的模樣,所以毋庸置疑給予高度評價,這家診所值得推薦也值得選擇!